焦點新聞
01/06/2023
-
15:06:55
【財華社訊】華電國際電力股份(01071.HK)截至15:55下跌3.22%,現報4.21港元,跌0.14港元。成交2383萬股,涉資1.011億元。(出處:財華港股智能寫手)
-
15:06:49
6月1日,方正電機(002196.SZ)在互動平台表示,公司新能源汽車電機業務目前尚未有和比亞迪合作。
-
15:06:42
6月1日,天域生態(603717.SH)在互動平台表示,公司的光伏新能源業務目前尚未涉及儲能方面業務,收入均為電費收入。
-
15:06:41
【財華社訊】美高梅中國(02282.HK)截至15:41上漲3.11%,現報8.3港元,漲0.25港元。成交1217萬股,涉資1.004億元。(出處:財華港股智能寫手)
-
15:06:35
【財華社訊】中國南方航空股份(01055.HK)截至15:35下跌6.21%,現報4.23港元,跌0.28港元。成交2357萬股,涉資1.01億元。(出處:財華港股智能寫手)
-
15:06:31
6月1日,AITO微博發布,問界系列5月交付量5629輛,環比增長22.7%。僅用時15個月,AITO問界迎來第10萬輛整車的正式下線,成為最快達成這一里程碑的新能源汽車品牌。
-
15:06:23
今日共42股漲停,連板股總數11只,16股封板未遂,封板率為72%(不含ST股、退市股及未開板新股)。個股方面,腦機接口概念股創新醫療5板、新智認知5板、金自天正3板,傳媒板塊南方傳媒5天4板、天地在線5天3板、電廣傳媒2板,MR混合現實概念股力鼎光電3板、泰嘉股份6天3板,旅遊股峨眉山A2板、九華旅遊2板,彩票概念股中體產業2板。今日收漲個股2568只,收跌個股2214只。
-
15:06:18
【財華社訊】中升控股(00881.HK)截至15:18下跌3.11%,現報28港元,跌0.9港元。成交377萬股,涉資1.077億元。(出處:財華港股智能寫手)
-
14:06:51
【財華社訊】巨子生物(02367.HK)截至14:51上漲3.2%,現報33.85港元,漲1.05港元。成交314萬股,涉資1.077億元。(出處:財華港股智能寫手)
-
14:06:45
【財華社訊】信義光能(00968.HK)截至14:45上漲3.1%,現報7.97港元,漲0.24港元。成交2238萬股,涉資1.746億元。(出處:財華港股智能寫手)
-
14:06:41
香港金融管理局於5月31日迪拜時間與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阿聯酋)迪拜的主要金融機構及企業舉行午餐會,推廣香港作為主要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並加強與阿聯酋的金融合作。
-
14:06:41
【財華社訊】中國中免(01880.HK)截至14:41下跌3.05%,現報120.8港元,跌3.8港元。成交114萬股,涉資1.404億元。(出處:財華港股智能寫手)
-
14:06:40
6月1日,亨通光電(600487.SH)在互動平台表示,公司在硅光模塊和光模塊的研發工作均在正常推進,相關人才也有很好的儲備。
-
14:06:36
【財華社訊】嗶哩嗶哩-W(09626.HK)截至14:36下跌3.22%,現報123.4港元,跌4.1港元。成交221萬股,涉資2.795億元。(出處:財華港股智能寫手)
-
14:06:32
6月1日,日韓股市收盤漲跌互現,日經225指數收盤上漲0.84%,報31148.01點。韓國KOSPI指數收盤下跌0.31%%,報2569.17點。
-
14:06:30
6月1日,聯合光電(300691.SZ)在互動平台表示,公司深耕AR/VR領域多年,擁有集零部件與整機組裝的一體化能力,且已儲備AR/VR相關硬件產品的核心技術,如光波導、菲涅爾透鏡、pancake技術等。公司可根據客戶需求開發設計具體產品,產品具有高度定制的特性。
-
14:06:18
6月1日,比亞迪微博發布,經查詢及確認: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未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公司生產經營一切正常。
-
14:06:14
【財華社訊】信和置業(00083.HK)截至14:14下跌3.24%,現報9.85港元,跌0.33港元。成交1032萬股,涉資1.044億元。(出處:財華港股智能寫手)
-
14:06:14
【財華社訊】越秀地產(00123.HK)截至14:14下跌5.66%,現報8港元,跌0.48港元。成交1229萬股,涉資1.004億元。(出處:財華港股智能寫手)
-
14:06:14
【財華社訊】舜宇光學科技(02382.HK)截至14:14下跌3.06%,現報71.35港元,跌2.25港元。成交290萬股,涉資2.115億元。(出處:財華港股智能寫手)
-
14:06:13
6月1日,君實生物(688180.SH)在互動平台表示,目前民得維®已被納入臨時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公司正在持續推進該產品的渠道布局和進院工作,以期提高藥物可及性,讓更多患者獲益。此外,本著對患者生命安全負責的原則,我們也會在政策法規范圍內尋求最大程度地為患者用藥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