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44”星系暗物質構成之謎:數量僅為普通物質300倍

2020年10月15日 15:19

幾年前,“蜻蜓44”(Dragonfly 44)星系橫空出世。有研究人員稱,其所含暗物質數量是普通物質的萬倍——99.99%是暗物質,與其同類星系大相徑庭,因此,其形成無法用現有模型解釋。但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在最新一期《皇家天文學會月報》上撰文指出,他們的新研究表明,該星系所含暗物質僅為普通物質的300倍,與同類相差不大,現有模型就可以闡述其形成,顛覆了此前的觀點。

天文學家在對擁有數千個星系的後發座星團(Coma Cluster)進行深入研究時發現了“蜻蜓44”,距離地球約3億光年,其所含暗物質數量與銀河系所含暗物質數量相當,為10億個太陽品質。但銀河系包含數千億顆星體,而“蜻蜓44”只有一億顆星體,這意味著其所含暗物質數量是其星體數量的萬倍左右——超出預期100倍。

但來自荷蘭、西班牙迦納利天體物理研究所(IAC)等的天文學家攜手,對該星系周圍球狀星團開展研究後,駁斥了上述觀點。他們的研究發現,該星系周圍球狀星團的總數量僅為20個,而非此前認為的80個。

研究人員解釋說,球狀星團的總數量與星系總品質有關,如果知道球狀星團的數量,就可以得出暗物質的數量。他們借此得出“蜻蜓44”所含暗物質的總數量約為可見物質(星體)的300倍——此前科學家估計,普通星系所含暗物質的數量為可見物質數量的10—300倍之間,這意味著該星系所含暗物質的數量並未超出正常值。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