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飯”吃完後外賣員何去何從?

2021年05月12日 12:21

靈活就業已經成為我國勞動者就業的新常態,快遞小哥、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網絡主播等約2億名靈活就業勞動者撐起了零工經濟新業態。這個龐大的勞動者群體日益凸顯的“青春飯焦慮”也成為職業痛點。平臺經濟從業者的高流動性,讓從業者持續的技能“升值”變得困難。

“外賣小哥”宋增光和“快遞大哥”關立平,今年二人都獲得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據工人日報報導,2020年初,由於業績突出,宋增光經過幾次轉崗後,成了餓了麼上海地區培訓專員,專門負責新騎手的相關培訓工作。

2020年6月,95後快遞小哥李慶恒,因為2019年參加浙江省第三屆快遞職業技能競賽奪得第一名,獲評杭州高層次人才,購房將享百萬元補貼。其實除了活躍在“最後一公里”的配送員,平臺經濟中還有身處無人機設計、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等前沿崗位的技術人才,而這些崗位元都需要知識支撐。

另一方面,目前,“掃碼點餐”新技術已經在餐飲行業內大範圍應用推廣,提高運營效率,同時在緩解招工用工難,疫情防控期間亦減少人員接觸。但自從推廣以來,“掃碼點餐”也因為不方便老年人群使用、過度收集使用者資訊等問題而受到詬病,中烹協倡議完善“掃碼點餐”服務,適當保留人工點餐,以解決老年人在使用智能點餐技術中出現的問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