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1001:熊市可能是入手的機會?

2022年10月01日 10:00

(1) 疫情後美元流動性氾濫。
為了應對2020年疫情的衝擊,全球各國紛紛大力刺激經濟,全球貨幣特別是美元放水大幅推升通脹水平,而疫情後全球經濟低迷,美元作為全球最主要儲備貨幣,美元供應遠超正常經濟運轉的需求。
當各國放水,G7貨幣供給大幅增加,則相對以美元計價的比特幣貶值,因此疫情後比特幣等數字貨幣大幅走強,直至2021年12月美聯儲加快收緊流動性,比特幣才正式步入熊市。

(2) 全球供應鏈混亂、生產製造成本上升。
過往全球經濟國多以增量合作為主,但是近年來全球經濟步入蕭條,增速放緩下國家開始轉向博弈,去全球化愈演愈烈,亦間接解釋了中美就各領域的持續角力。除此之外,俄烏衝突除了加劇國家間的不信任外,以上與疫情衝擊亦讓各國更加重視自身供應鏈安全、避免自身產業鏈發生中斷情形,部分國家甚至自建部分產業鏈,減低了各國比較優勢,間接推升生產製造成本,加劇去全球化壓力。在全球生產效率下滑的情況下,供應端成本壓力推升。

(3) 碳中和推升全球製造成本。
「碳中和」已成為全球共識,並已有136個國家製定碳中和目標。現階段,清潔能源的使用成本仍然偏高,同時傳統能源如石油及煤炭等板塊亦因不受政策支持而出現資本開支大幅下降,傳統能源和傳統資源供給端持續偏緊下相關價格將難現大回落。碳中和一定程度上推升了全球製造成本。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