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蘭說AI】微軟Build大會 五大發布、三位頂流 一片伊甸園
2025年05月23日 13:00
微軟Build 2025大會開幕式上,
CEO Nadella正式宣布,
“我們已邁入AI智能體時代”。
有沒有一種站在歷史的重要節點上的感覺?
兩個小時的大會,
微軟一口氣發布了50多個新東西,
幾乎全都圍繞著這個詞:
智能體。
馬斯克、黃仁勳、奧特曼
幾位AI圈里的頂流也紛紛站台。
微軟的願景,
不僅是發布智能體產品,
他們更想要建立一個開放智能體網絡(Open Agentic Web),
一片屬於智能體的“伊甸園”。
內容太多,
但有五項重大發布是你必須要知道的。
第一,Copilot Tuning
一種專為企業設計的智能體。
能夠基於公司的私有數據庫甚至團隊氛圍,
訓練出一個獨一無二的企業級助手,
用來輔助團隊工作,
甚至是獨立與客戶交涉。
第二,NLWeb
一個可以將任何網站變成智能體應用的開源項目。
不用任何代碼,
點進網頁,
就可以通過自然而然的對話與網站內容交互。
微軟稱之為“智能體網絡時代的HTML”。
第三,Microsoft Discovery
專為科研打造的智能體平台,
可以協助科研人員發現未知材料,
從而快速、精準、大規模地加速科研產出。
可以說從根本上
加速了科學發現的過程。
第四,Coding Agent
全能編程AI助手。
微軟去年強調的還是“編程副駕駛”Copilot,
但今年取而代之的,
已經是“全面滲透的Agent”。
Coding Agent可以進行功能開發、修覆bug、測試擴展、代碼重構、文檔改進等任務
旨在完全解放程序員的雙手。
第五,Agent Factory
智能體們的生產線,
既有Grok、Hugging Face、Meta等一眾大模型的服務支持,
也能用於構建應用。
寶馬、可口可樂、納斯達克等7萬多家企業,
都是它的使用者。
除了重磅發布,
馬斯克、黃仁勳、奧特曼
這三位平時各自為政的大佬,
這一次也齊聚微軟。
奧特曼在連線中表示,
未來人們不需要再挑選合適的工具,
而是會擁有一位全能的虛擬隊友,
自動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操作,
帶來真正“開箱即用”的體驗。
他直言:
“AI智能體編碼,就是現在。”
而剛剛辭掉政治身份的馬斯克看起來面色紅潤,
不僅官宣了Grok即將接入微軟Azure的合作,【/ˈæʒ.ɚ/】
還順便劇透了一把自家的Grok 3.5,
表示模型將以物理學為基礎,
在最大限度減少錯誤的前提下探尋真理。
最後是黃仁勳,
他用一種更“英偉達式的”視角強調,
加速計算正在重新定義一切,
只有 GPU、雲和智能體無縫呼應,
才能把推理速度再提升一個數量級。
不知道大家感受到了沒有啊,
這其實釋放了一種相當強烈的信號,
那就是AI圈大佬都不打算再死磕大模型之爭了,
而是轉頭集體擁抱“智能體敘事”。
微軟這次,
正好搭了一個絕佳的台子。
Nadella在大會一開場就說,
我們要在2025年構建一個開放的,以智能體為中心的網絡,
這種網絡的概念遠超當今任何AI助手,
就像科幻電影一樣,
由智能體積極主動地發起任務、獨立做出決策、
與其他AI系統協調,
人類只需要負責少量的監督任務。
聽起來就像一個美好到讓人有點不安的伊甸園。
但無論如何,
一個全新的網絡時代已經近在眼前了。
CEO Nadella正式宣布,
“我們已邁入AI智能體時代”。
有沒有一種站在歷史的重要節點上的感覺?
兩個小時的大會,
微軟一口氣發布了50多個新東西,
幾乎全都圍繞著這個詞:
智能體。
馬斯克、黃仁勳、奧特曼
幾位AI圈里的頂流也紛紛站台。
微軟的願景,
不僅是發布智能體產品,
他們更想要建立一個開放智能體網絡(Open Agentic Web),
一片屬於智能體的“伊甸園”。
內容太多,
但有五項重大發布是你必須要知道的。
第一,Copilot Tuning
一種專為企業設計的智能體。
能夠基於公司的私有數據庫甚至團隊氛圍,
訓練出一個獨一無二的企業級助手,
用來輔助團隊工作,
甚至是獨立與客戶交涉。
第二,NLWeb
一個可以將任何網站變成智能體應用的開源項目。
不用任何代碼,
點進網頁,
就可以通過自然而然的對話與網站內容交互。
微軟稱之為“智能體網絡時代的HTML”。
第三,Microsoft Discovery
專為科研打造的智能體平台,
可以協助科研人員發現未知材料,
從而快速、精準、大規模地加速科研產出。
可以說從根本上
加速了科學發現的過程。
第四,Coding Agent
全能編程AI助手。
微軟去年強調的還是“編程副駕駛”Copilot,
但今年取而代之的,
已經是“全面滲透的Agent”。
Coding Agent可以進行功能開發、修覆bug、測試擴展、代碼重構、文檔改進等任務
旨在完全解放程序員的雙手。
第五,Agent Factory
智能體們的生產線,
既有Grok、Hugging Face、Meta等一眾大模型的服務支持,
也能用於構建應用。
寶馬、可口可樂、納斯達克等7萬多家企業,
都是它的使用者。
除了重磅發布,
馬斯克、黃仁勳、奧特曼
這三位平時各自為政的大佬,
這一次也齊聚微軟。
奧特曼在連線中表示,
未來人們不需要再挑選合適的工具,
而是會擁有一位全能的虛擬隊友,
自動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操作,
帶來真正“開箱即用”的體驗。
他直言:
“AI智能體編碼,就是現在。”
而剛剛辭掉政治身份的馬斯克看起來面色紅潤,
不僅官宣了Grok即將接入微軟Azure的合作,【/ˈæʒ.ɚ/】
還順便劇透了一把自家的Grok 3.5,
表示模型將以物理學為基礎,
在最大限度減少錯誤的前提下探尋真理。
最後是黃仁勳,
他用一種更“英偉達式的”視角強調,
加速計算正在重新定義一切,
只有 GPU、雲和智能體無縫呼應,
才能把推理速度再提升一個數量級。
不知道大家感受到了沒有啊,
這其實釋放了一種相當強烈的信號,
那就是AI圈大佬都不打算再死磕大模型之爭了,
而是轉頭集體擁抱“智能體敘事”。
微軟這次,
正好搭了一個絕佳的台子。
Nadella在大會一開場就說,
我們要在2025年構建一個開放的,以智能體為中心的網絡,
這種網絡的概念遠超當今任何AI助手,
就像科幻電影一樣,
由智能體積極主動地發起任務、獨立做出決策、
與其他AI系統協調,
人類只需要負責少量的監督任務。
聽起來就像一個美好到讓人有點不安的伊甸園。
但無論如何,
一個全新的網絡時代已經近在眼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