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蘭說AI】Ilya的五個悲觀預言
2025年09月29日 18:30
說到Ilya,關注AI領域的人肯定不會陌生,他是ChatGPT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導師更是深度學習領域的權威、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Hinton。
不久之前,Ilya在多倫多大學開學典禮上演講引起了轟動,視頻最開始掛在學校官網,結果不到48小時就下線了。
Ilya到底說了什麽?我整理了視頻里最震撼的五個核心悲觀預言和一個關鍵指引。
嗨,大家好,我是杜蘭,帶你一起探索科技前沿。
五個核心悲觀預言
第一個、現在的人類也許將成為最後一批需要學習的人
Ilya一開場就打破了開學典禮的常規氛圍,沒有常規的祝福,反而拋出一句讓全場鴉雀無聲的話。他說“今天坐在這里的各位,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後一批需要學習的人,因為AI很快會比你們學得更快、更好、更全面。”
不要再沈溺在“要是早點學編程就好”“選對專業就能贏”的想法里,因為不管怎麽選,AI都會在你畢業前就超越你。在他看來,當AI的學習能力全面爆發,人類在“通過學習獲取競爭力”這件事上,將徹底失去優勢。
第二個、AI絕不是計算器式的工具,而是人類的全方位替代品
很多人用“計算器”安慰自己,覺得AI只是輔助工具,不會威脅人類本身,但Ilya直接推翻了這個觀點,他覺得人類大腦本質上就是一台“生物計算機”。既然人工計算機早已在“計算”上超越人腦,那在“思考、創作、決策”這些人類引以為傲的領域,AI超越人腦也只是時間問題。人類花幾年、十幾年積累的專業知識、技能、經驗,在AI眼里全是可以快速吸收的數據,而它學習數據的速度,是人類的百萬倍。
第三個、“AI訓練AI”終將到來,技術進步將脫離人類的理解
演講中,Ilya還拋出了更讓人毛骨悚然的預判:現在的AI還需要人類標注數據、引導訓練,但很快,AI會開始自主訓練AI。等那一天到來時,技術進步將進入人類完全無法理解的維度。到時候人類的學習速度在AI面前,就像蝸牛在追趕火箭,我們連AI的進步邏輯都看不懂,更別說跟上它的腳步了。
第四個、人類將面臨“存在意義危機”,也許會成為AI的“寵物”
當大家都還在擔心AI搶工作的時候,Ilya卻指出了更根本的問題:“真正的挑戰不是失業,而是人類存在意義的消失。”
他甚至說:“也許人類的最終命運,是成為AI的“寵物”,就跟我們養小貓小狗一樣,AI會照顧我們的基本需求,提供物質滿足,但我們再也不會有真正的自主權。當AI能做你能做的一切,還做得比你好時,人類存在的意義是什麽?
第五個、AGI或許會在3-5年內實現,留給人類的準備時間已經不多了
演講最後,Ilya給出了一個預判,:“根據內部的模型評估,AGI的實現時間比公開預測要早得多,可能在2027到2029年之間。”也就是說,留給人類適應、應對AI的時間,可能只有3-5年。
一個關鍵指引:面對AI,人類最後的堡壘是“獨特體驗”
其實這段演講最有價值的,不僅是那些顛覆認知的悲觀預言,還有Ilya對“人類該如何應對”的回答。演講結束後,有個學生問了Ilya一個問題,說:“如果真像你說的那樣,我們現在還應該努力學習嗎?”Ilya給出了意想不到的答案,他說:“要學習,但不是為了和AI競爭,而是為了理解什麽是真正的人性。”
當AI能掌握所有知識、完成所有任務時,唯一無法被替代的,是人類的“獨特體驗”。AI可以模擬悲傷、快樂,但它永遠不會真正感受到夕陽西下時的寧靜,不會體會失去摯愛時的心痛,也不會因為朋友的一句鼓勵而充滿力量。這些看起來“沒什麽用”的情感感知、生命體驗,在Ilya看來,正是人類在AI時代最後的堡壘,也是人類存在的核心意義。
不久之前,Ilya在多倫多大學開學典禮上演講引起了轟動,視頻最開始掛在學校官網,結果不到48小時就下線了。
Ilya到底說了什麽?我整理了視頻里最震撼的五個核心悲觀預言和一個關鍵指引。
嗨,大家好,我是杜蘭,帶你一起探索科技前沿。
五個核心悲觀預言
第一個、現在的人類也許將成為最後一批需要學習的人
Ilya一開場就打破了開學典禮的常規氛圍,沒有常規的祝福,反而拋出一句讓全場鴉雀無聲的話。他說“今天坐在這里的各位,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後一批需要學習的人,因為AI很快會比你們學得更快、更好、更全面。”
不要再沈溺在“要是早點學編程就好”“選對專業就能贏”的想法里,因為不管怎麽選,AI都會在你畢業前就超越你。在他看來,當AI的學習能力全面爆發,人類在“通過學習獲取競爭力”這件事上,將徹底失去優勢。
第二個、AI絕不是計算器式的工具,而是人類的全方位替代品
很多人用“計算器”安慰自己,覺得AI只是輔助工具,不會威脅人類本身,但Ilya直接推翻了這個觀點,他覺得人類大腦本質上就是一台“生物計算機”。既然人工計算機早已在“計算”上超越人腦,那在“思考、創作、決策”這些人類引以為傲的領域,AI超越人腦也只是時間問題。人類花幾年、十幾年積累的專業知識、技能、經驗,在AI眼里全是可以快速吸收的數據,而它學習數據的速度,是人類的百萬倍。
第三個、“AI訓練AI”終將到來,技術進步將脫離人類的理解
演講中,Ilya還拋出了更讓人毛骨悚然的預判:現在的AI還需要人類標注數據、引導訓練,但很快,AI會開始自主訓練AI。等那一天到來時,技術進步將進入人類完全無法理解的維度。到時候人類的學習速度在AI面前,就像蝸牛在追趕火箭,我們連AI的進步邏輯都看不懂,更別說跟上它的腳步了。
第四個、人類將面臨“存在意義危機”,也許會成為AI的“寵物”
當大家都還在擔心AI搶工作的時候,Ilya卻指出了更根本的問題:“真正的挑戰不是失業,而是人類存在意義的消失。”
他甚至說:“也許人類的最終命運,是成為AI的“寵物”,就跟我們養小貓小狗一樣,AI會照顧我們的基本需求,提供物質滿足,但我們再也不會有真正的自主權。當AI能做你能做的一切,還做得比你好時,人類存在的意義是什麽?
第五個、AGI或許會在3-5年內實現,留給人類的準備時間已經不多了
演講最後,Ilya給出了一個預判,:“根據內部的模型評估,AGI的實現時間比公開預測要早得多,可能在2027到2029年之間。”也就是說,留給人類適應、應對AI的時間,可能只有3-5年。
一個關鍵指引:面對AI,人類最後的堡壘是“獨特體驗”
其實這段演講最有價值的,不僅是那些顛覆認知的悲觀預言,還有Ilya對“人類該如何應對”的回答。演講結束後,有個學生問了Ilya一個問題,說:“如果真像你說的那樣,我們現在還應該努力學習嗎?”Ilya給出了意想不到的答案,他說:“要學習,但不是為了和AI競爭,而是為了理解什麽是真正的人性。”
當AI能掌握所有知識、完成所有任務時,唯一無法被替代的,是人類的“獨特體驗”。AI可以模擬悲傷、快樂,但它永遠不會真正感受到夕陽西下時的寧靜,不會體會失去摯愛時的心痛,也不會因為朋友的一句鼓勵而充滿力量。這些看起來“沒什麽用”的情感感知、生命體驗,在Ilya看來,正是人類在AI時代最後的堡壘,也是人類存在的核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