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將迎來另一個寒冬?

2017年06月19日 16:59

已成立接近18年的創業板,將會迎來另一個轉變革。隨著其作為主板踏腳石的角色即將會結束,屆時創業板便會成為一個獨立板塊,力主吸引中小型企業在創業板掛牌。可是這一變革有機會讓創業板失去了原有吸引力,創業板將失去了光環。

創業板是在1999年11月25日成立,而創業板的出現與當年的科網股熱潮有關,當時為了鼓勵創新型企業特別是資訊科技行業在香港發展,催生了創業板出現。不過當時有不少在創業板掛牌的上市公司並無具體業務模式,更有可能只有一個網站便上市,可是股價卻火速攀升,以網絡泡沫來形容當時市況是相當恰當。當科網泡沫,多間創業板企業退市,創業板即時變得沉寂。

在2008年創業板迎來新的春天,這與當年修改了規則,將創業板成為主板的踏腳石,透過簡化轉主板程序,只要在創業板上市的公司符合條件便可以申請轉主板。隨著簡化了轉主板程序,創業板再度獲得市場人士關注,畢竟成功轉板可以吸引更多機構投資者將資金投放在有關上市企業,變相擴闊了股東基礎,從2008年下半年開始,每年最多有14間公司轉到主板掛牌。

當然亦有市場人士對當年簡化轉板程序產生的效果表示質疑,被視為「創業板之父」的鷹君(00041-HK)主席兼董事總經理羅嘉瑞便是其中之一。

創業板要進行變革是有其必要,特別是近年多家在創業板掛牌的新股,股價表現相當波波動,個別上市公司被證監會點名股權高度集中,以及上市公司業績表現大為走樣,個別新股更被指疑試在上市後不久便進行股權易,因此透過提高上市申請門檻,以提升上市公司質素是相當合理,亦容易得到市場人士支持。可是個別修訂條款,卻未必有利創業板發展。

香港交易所(00388-HK)於上周五宣布就《創業板規則》作出修訂,當中包括提高預期上市後市值至1.5億元以上,以及上市前兩個財政年度現金流由合共為2000萬元以上,增至3000萬元以上等條款進行兩個月諮詢,是次諮詢將於今年8月18日結束。

其實有關建議修訂條款現時大部份在創業板掛牌的公司,均已符合預期後上市後預期市值等條款,所以不難過關。

但是修訂亦建議取消轉板簡化程序,將會明顯降低企業前往創業板吸引力,因為日後創業板上市公司要申請轉板,需要委任保薦人同時要刊發一份接近招股章程的文件,以及由保薦人進行盡職審查,預料屆時轉主板的費本,與申請在主板掛牌相若,屆時還有在創業板掛牌的必要?因為創新型企業,可以考慮在建議設立創新初板或創新主板上市,若是較具質素的上市公司亦可以直接在主板掛牌,屆時以力催中小企掛牌的創業板,便會失去吸引力。創業板何去何從,對香港資本市場的發展有深遠影響,市場人士要多加關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