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華經濟一週 (第十一集)

2018年01月22日 18:35

港股: 突破32000點並創新高,估值仍有上升空間
港股上周收報32,255點,創出歷史新高。南向資金流入進一步加速,上周日均淨流入42.3億,較前一周的32.2億增加10.1億。週四和週五連續兩天淨流入達到62億的新高水準。在北水湧入下,大市成交金額1626億。內銀股、保險板塊、券商和通訊板塊是帶動大盤的主要力量。港股現時的歷史市盈率(PE)約17.4倍,低於2007年的25倍水準,亦低於美股的市盈率22.5倍。在權重銀行、保險、科技股盈利預期向上下,港股仍有上升空間。

新股熱點: 歐化國際(1711)
集團擁有自有品牌「歐化寳」和逾50 個傢俬品牌,如Domicil、Himolla、Gamma、Kristalia 及Nicolettihome。產品包括床褥、梳化、梳化床,電動床及其他臥室配套,在香港營運逾四十年。
由於集團針對中高端收入客戶群,產品平均價格於過去兩個財年分別錄得12.7%和8.8%的按年增幅,過往毛利率維持在62.9%-66.5%相對穩定的水準。隨著零售店數目由截至2015年3月31日年度的6間增長至2017年3月31日年度的12間,收入由181.4百萬港元,增長23.7%至224.3百萬港元; 同期盈利由23.3百萬港元,增長29.4%至30.1百萬港元。梳化對集團零售收益的貢獻最大,佔零售收益總額介乎約59.9% 至63.0%,銷量由6,198套增至7,475套。目前門店數目已增至14間,規模較本土梳化競爭對手茲曼尼(10間)、Home 21 (10間)、梳化倉(7間)、Kuka (5間)、宜家(4間)大,但較實惠(25間)小。

往績期間,存貨週轉日數介乎148-177日,存貨撥備金額維持於340-390萬港元,撥備佔存貨比例為7.8-10.7%,對業績影響不大。租金、差餉及物業管理費,佔期間銷售及分銷開支約44.8%-50.0%。過去兩個財年及截至2017年8月31日止5個月平均零售店所佔上述開支分別為405萬、387萬及408萬,可見目前為止租金上升壓力不大。

目前14間門店中有5間錄得經營虧損,主要由於開業前於翻新期間產生的實際租金及相關費用和開業時間不足1年。截至2017年8月30日止5個月因此產生的經營虧損佔經營利潤23.6%,預計經過13 至18 個月的回收期後,應可提供經營利潤。此外,九龍灣「歐化傢俬」旗艦店已於2017年7月7日開始營業及黃埔「歐化傢俬」店舖樓面面積擴大了約50%,自2017年10月底啟用。該兩間店舖合共獲得銷售訂單約2,850 萬港元(截至2017年11月30日止5個月),較已關閉的紅磡店及擴充前的黃埔店舖收到的銷售訂單約2,560 萬港元(截至2016年11月30日止5個月)增加約11.3%。

歷史市盈率10.1-16.5倍,估值低於敏華控股(17.5倍)和順誠(23.3倍)。公司計劃在未來24個月開設3-5家新零售店舖,售賣零售價較高的多功能和小型傢俱。未來十年香港平均每年總房屋供應目標約4.6萬個單位,將支援傢俬需求。

中國: 17年GDP同比增長6.9%,18年GDP增速預計6.5%
中國2017年GDP同比增長6.9%,實現了七年來的首次提速。2017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7.0%; 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上漲7.2%;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增長10.2%; 其中全國網上零售額比上年增長32.2%。中央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26.4萬億元,同比增長13.3%,實現利潤總額1.4萬億元,同比增長15.2%。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速、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增速均實現兩位數的增長,顯示經濟結構調整穩中有進。由於金融去杠杆產生的緊縮效應和房地產市場繼續受到政策嚴格調控,預計2018年基建和房地產投資增速下降。歐美復蘇趨勢有望延續將持續利好中國出口,而在新零售、消費結構升級和城鎮化的助力下,預計2018年消費仍將平穩增長。綜合判斷,市場預期2018年中國GDP增長將放緩至6.5%。

中國央行上周進行2300億元逆回購操作,加上超額續作的MLF,中國央行向公開市場淨投放8055億元人民幣。短期央行流動性調控邊際偏松是為應對季節性資金需求高峰,今年降杠杆仍是宏觀調控主要任務,中性貨幣政策基調依舊未變。

美國:政府停擺危機拖低大市
市場憂慮美國政府有可能停擺,美國三大股指在創紀錄高位後回落。從此前三次的政府关门事件(1995年11月,1995年12月至1996年1月,2013年10月)來看,政府停擺對市場的影響有限。根據湯森路透I/B/E/S,在已經公佈了季報的36家標普500指數成份股企業中有超過四分之三的淨利優於預期。因美國在12月通過下調公司稅計畫,預計美國企業盈利向好。美國1月13日當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22萬,創45年新低,有助消費增加。此外,特朗普政府有可能在1月30日提出基建計畫,涉及10年出資1.55萬億美元,料提振美股表現。

看好尿素板塊
受農作物逐漸進入備肥期,原材料價格如無煙煤價格同比上漲50%左右,環保因素及停產檢修,以及尿素企業轉產液氨和甲醇等盈利性較強的專案影響,國內尿素價格由12月的1759元/噸,上漲至2000元/噸。2015-2017年,國內尿素產能由2015年的8900萬噸下降至2017年的7900萬噸,扣除停車9個月以上可認為複產無望退出市場的產能,2018 年我國尿素有效產能約為7241 萬噸。海外尿素產能絕大多數以天然氣為原料,國內煤改氣拉高了全球氣價,扣去貿易商的利潤後目前主產區的尿素價格難以吸引大量進口。玉米是三大主糧中種植面積和畝尿素施用量最大的,隨著乙醇汽油等新增需求的出現,玉米價格和需求向上有望拉動尿素的中長期需求。業內預計2018年尿素價格將處在相對高位,高點可能達到2300元/噸。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