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孤兒院‘觀光’:消費弱者的慈善旅遊”

2021年01月13日 17:30

近年來,中國慈善活動日益興盛,但是當更多人參與到其中時,部分針對孤兒院、福利院等等機構的慈善活動,往往將老人和兒童描述為“不正常人”或者“可憐人”,他們的居住場所也成了“慈善旅遊”景點。一些慈善人士無形中把對“命運悲慘”棄嬰獻愛心的活動,當作獲得“旅遊”體驗,以及教育培養子女的階層競爭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的工具。而那些被慈善的弱勢群體,則在實際的慈善活動中不斷被客體化、工具化,甚至強化了不幸的邊緣地位。

位於福建的永江福利院,約95%為病殘兒童。曾在該院進行了為期半年的他進行調查,發現幾乎每天都有來獻愛心的慈善人士。一個六一兒童節早上,來了一批志願者們,紛紛拿出手機和相機拍照。有嬰兒被閃光燈驚哭,保育員便上前制止,但志願者質問:“為何來獻愛心卻不讓拍照?”也有志願者把嬰兒抱起來品頭論足,探究孩子的性別和殘疾狀況,又有溫州商會的數十名商人前來捐贈。放下禮物,他們催促著進了嬰兒房參觀,並要求和福利院兒童合影。這天,永江福利院總計接待了八批前來獻愛心的訪客,人數過百。更有養老院的老人一個重陽節要被前來獻愛心的人洗8次頭、7次腳。

這些慈善人士似乎已經有意無意地將對孤兒的慈善行為發展成一種“慈善旅遊”的活動。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