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0426:SPAC的潛在風險

2022年04月26日 12:01

SPAC (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特殊目的收購公司)的上市模式有利有弊,其中對投資者及金融市場所帶來的潛在風險不可忽視。

SPAC有相對寬鬆的監管要求,意味著更容易為資料的隱瞞和造假提供機會。同樣都是向 SEC 提交的申請上市登記報告 (registration statement),一般 IPO 企業公佈的資料更為詳盡,包括企業本身的業務、所在行業市場狀況,以及相關法規等。而 SPAC 本身為一家空殼公司,沒有實質業務,沒有具體的資料,因此審查程序上較為寬鬆、快速,可能成為沒有盈利、經營歷史不善的公司快速上市的手段。

投資者在 SPAC 上市時對未來收購的公司一無所知。SPAC 不 得提前鎖定目標併購的公司,招股書中只會說明欲完成併購的公司所在行業及地域。所以,投資者要到在上市後,在股東大會上就併購項目進行投票時,才得知自己真正投資的公司。因此 SPAC 亦被稱為“空頭支票公司”。

SPAC的投資回報可謂千差萬別,SPAC 的管理團隊和贊助人質素成關鍵。市場上的普遍觀點較傾向強調 SPAC 投資的潛在高回報,不過 SPAC 的回報表現,很大程度要視乎管理團隊和贊助人的質素。參與投資SPAC當然沒有問題,但如果你是一個目標是長期回報的投資者,建議將大部分投資組合投資於更穩定、更分散、更有流動性的投資產品。

由於SPAC的投資者可隨時贖回這一個特點,而有關資金需從託管帳戶內提取,所以日後 SPAC 用於併購的資金,有機會較 SPAC 上市之時減少,某程度會削弱 SPAC的併購能力。不過,通常 SPAC 真正進行併購時,都會額外向贊助人和第三方投資者籌集資金來彌補資金缺口;惟當中仍具一定的不確定性。

建議投資人花點時間做功課,研究SPAC殼公司創辦人及管理團隊的背景與經驗。在申購IPO後,也務必密切留意SPAC殼公司的動向,以及將會併購的企業資訊,才能最大化保護資金安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