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打假」形成灰色产业链 这些套路真是防不胜防

2019年03月18日 16:43

这年头,漂洋过海买到的LV可能是假的,喝到嘴的茅台也有可能是假的,就连一颗土鸡蛋也有可能是披着深色外衣的洋鸡蛋,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假冒伪劣见缝插针。而如今,就连往日那些高举打假旗号的打假人士,也有可能是假的了。

经济参考报日前发文称,在电商平台上,活跃着一群以假打假的「神秘人」,他们通过关键词来伺机瞄准猎物,通过「钓鱼」的手段来诱导卖家落入话术圈套,在对方上套後再以举报等方式来要求退款或索赔。而这样的套路已经不是个案,而是伴随着电商蓬勃发展下,暗藏的一条灰色产业链。

在过去,对於消费者一方的保护日渐完善,但对於商家的利益保护则似乎变成了被淡化的一项议题。但是在提倡消费者保护的大背景下,这些以「维权」为幌子,实际上却干着敲诈行径的团体已经成为电商时代的一大隐忧。

这些所谓的打假人士神出鬼没,一个不留神商家们就要踩雷,但实际上背後却是有组织的团体作案。这些人会详细研究电商平台规则和法律法规文件,还会总结一套大家攻略,从如何拖延时间到如何尽量避免让电商平台介入等各方面都有套路。

例如若在网上购买了一个包包,则会想方设法让商家承认货品是「精仿」,再避开电商平台,通过类似於私了的方式令双方交涉,从而让卖家退款或者给予赔偿。

而另一个套路便是这些打假人士通过每次下单两件价格高低不同的服装,而要求退货时退回便宜那件却索要赔偿高价的一件。这样的情况更是令商家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而随着这些现象日益猖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一问题。有些商家认为要成立反恶联盟,并将这些人拉入黑名单。另外,有律师认为,若要杜绝这些以假打假的现象出现,电商平台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需要更加严格管控电商平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