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投放6.5亿头害虫天敌还不够!“以虫治虫”的坎有多大?

2018年06月13日 15:48

每到夏天,都是害虫最容易滋生的季节,公园里侵害树木的害虫可以分为“蛀茎类”丶“食叶类”和“刺吸类”三类,每种害虫都有其天敌,中国在“以虫治虫”防控技术上更是“鼻祖”,虽说技术水平一流,但产业化始终是跨不过去的“坎”。

据报道,北京市属公园预计在2018年投放近6.5亿头天敌昆虫,用於防治害虫,为历年以来数量最多,其中颐和园丶天坛丶中山丶景山等古树名木众多的公园投放量相对较大。事实上,“以虫治虫”的好处在於,化学农药会导致害虫出现耐药性,当药残超标时,“以虫治虫”优势就出现。如北京市此次投放的“花绒寄甲”丶“肿腿蜂”,就是对付一种蛀茎类害虫天牛。

“以虫治虫”还有一个好处是,当害虫逐渐消失,“天敌”也会随之而消失,因为“天敌”的取食具有专一性,若害虫多时,“天敌”因食物丰盛可加快繁殖,反之当害虫被消灭,“天敌”也会因为缺少食物而死亡,这就意味着,“天敌”与害虫之间一直保持着动态上的平衡。但是在国内“以虫治虫”的尝试仍然不足,相较於“短平快”的化学农药,“以虫治虫”明显更不吃香。目前国内正在备案的化学农药厂有3000多家,但天敌昆虫研制企业不超过20家,尽管我国生物防控技术在科研上“不落下风”,但在产业化道路上的“坎”还是跨不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