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娃”名场面频出,《小舍得》编剧自述也会对孩子咆哮

2021年04月29日 17:21

《小舍得》改编自作家鲁引弓的同名小说,和《小别离》《小欢喜》一样,探讨了中国家庭在面对孩子小升初丶中考以及高考三个关键节点的抉择。剧中所展现的名场面,有人觉得几近疯狂,有人却觉得无比真实。

在编剧周艺飞看来,执念的根源在於家长们没有想清楚自己想要什麽。“一二线城市家庭的很多家长正是通过知识改变了命运,他们认为这个过程是可以复制的。这里面有一种维持现有社会地位丶防止它下滑的欲望,致使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格外执着。”

《小舍得》里着重刻画了两组家庭,一个是“鸡娃”的典型,逼着孩子力争上游,做“人上人”;另一个则从“佛系”到被迫“鸡血”,被大环境裹挟着。子悠丶欢欢和米桃三个孩子的命运,牵动着观众的心,也让人们好奇,是否真正存在一种理想的教育方式,能够将人从内卷中解放出来,认识自己丶接纳孩子。

在周艺飞看来,没有人一开始就想把孩子逼至绝境。“幼稚园之前,几乎所有父母都说,我不逼孩子,绝不做田雨岚这样的父母。但是去问三年级以上的家长,这个比例就会小很多。”

一些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将来能上普通本科就行,然而想要上本科意味着起步阶段就不能落後。比如在上海,想考一本,高中就至少是区重点,再往前推,在初中就得名列前茅。

“孩子是班级中等以下水准的家长,很难避免被裹挟,看到人家‘醒’得早的,他们就会觉得,‘佛系’教育是不是耽误了孩子。”周艺飞说。

“儿童的专注力和自律心比成年人要低得多。别说孩子,成年人上班也会摸鱼,每天早上发愿自己要努力,下午就瘫掉了。人性是有弱点的。”在周艺飞看来,家长需要设身处地,懂得换位元思考,“如果不能清醒地认识孩子学习的普遍规律,就会忍不住咆哮。”

丧偶式育儿的现象普遍存在,正如剧中子悠的父亲颜鹏,专注打游戏,对孩子教育不闻不问。“颜鹏但凡负点责任,田雨岚就不会这样逼孩子,子悠不会这麽可怜。”

在周艺飞看来,为人父母,最重要的是认清孩子适合走哪条路,学会接受孩子,而不是把要求强加於他。子悠的恐惧丶爆发和崩溃,是她对孩子的极端想像,这令她感到毛骨悚然,也让观众忧心不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