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自媒体地下“洗稿”产业链:将原创文“改头换面”做成大号

2018年10月24日 16:50

随着相关部门对抄袭丶剽窃的打击力度加大,一些自媒体采取更为隐形的侵权手段,通过将他人原创摘编整合“洗稿”,如千字10元至30元找网络写手,将“爆款”的原创文章移花接木丶改头换面上线,这麽看来,“洗稿”已形成地下产业链。

据了解,有从事开发儿童陪护机器人,同时经营一个儿童教育类公众号的祁女士,想利用专业所长发表教育类文章;但经营半年後发现原创文写起来费时费力,阅读量一直低迷。随後,她从朋友处得知有专门从事“洗稿”的服务,花400元买了一篇主题为“亲子关系”的4000字文章,一天内,浏览量就超过3600次,创下最高纪录。目前,有不少自媒体依靠“洗稿”做成大号,再借助流量数据卖广告,一些营销号尤其突出,据重庆中睿政和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黄兴中介绍,有的营销号凭藉“洗稿”带来的流量,一期广告能卖到数万元甚至十万元以上。

2018年7月16日,国家版权局丶国家网信办丶工信部丶公安部联合启动“剑网2018”专项行动,重点打击微博丶微信公众号丶头条号等自媒体未经许可转载新闻作品和摘编整合丶歪曲篡改丶抄袭剽窃等侵权现象。然而,有知名自媒体作者表示,曾对“洗”过的文章进行投诉,但始终没有通过。这麽看来,不仅向平台投诉困难,想走法律维权途家也很难。据业内人士表示,“洗稿”不像抄袭容易判定,耗费大量时间与人力,却在法律层面难界定,很少有成功案例。

有专家认为,要想斩断“洗稿”产业链需要司法部门丶内容分发平台等多方同步发力。北京蓝鹏(成都)律师事务所王英占律师建议,在司法层面加强对原创内容产品的保护,尽快明确“洗稿”行为的界定办法与处罚手段;同时亦希望越来越多读者增强版权保护意识,主动加入举报监督队伍,避免纵容一些自媒体“智力偷懒”,铲除“洗稿”产业的生存土壤。

相关新闻